新华社客户端沈阳6月4日电(记者王莹)针对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对于材料减震、吸能等方面的性能需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增乾、张哲峰、李述军、杨锐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合作,借鉴天然生物材料三维互穿微观结构的理念,将镁熔融浸渗至增材制造的镍钛合金骨架,构筑成轻质、高强、高阻尼、高吸能的“镁-镍钛仿生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进展》上。 据介绍,新型仿生复合材料实现了镁合金的强度、阻尼和能量吸收效率等多种性能的良好结合,综合性能优于目前已知的工程材料,有望成为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的新型阻尼减震材料。 声明:以上所有内容源自各大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文章内容仅用来交流信息所用,仅供读者作为参考,一切解释权归镁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经核实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鸣谢:镁途公司及所有员工诚挚感谢各位朋友对镁途网站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诚挚欢迎广大同仁到网站发帖、投稿. |
4月28日,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逊深入闻喜县调研镁产业发展、...详情
2025年4月26日—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详情
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很多地方都在推动新材料的产业升级。由西...详情
节前镁市回暖2025.4.30日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国内镁锭市...详情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