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为什么要减重? 在了解源自军事领域的轻量化材料之前,我们先要知道轻量化的好处。如今的汽车尺寸越做越大,同时各种配置也越发丰富,这些都会增加汽车的整备质量,重量增加了自然会影响到动力、操控以及制动性能,同时油耗表现也会非常“感人”。 反之,在动力等客观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车重,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加速、制动以及油耗表现,同时操控能力也会更为出色。可以说,轻量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提升车辆性能的改装途径,毕竟“江湖”也流传着“一轻治百病”的原则。 此外,轻量化对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在遇到碰撞事故时,整备质量越轻就意味着动能越小,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也相对更低。因此在同等强度下,更轻的车身理论上损伤程度也会降低,同时也能减少对其它车辆产生的伤害。 2 汽车减重等于简配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安全、环保法规要求,要实现汽车减重并非易事。工程师不能为了偷轻就减少结构用料,因为这样会导致车辆强度降低;工程师也不能去掉功能配置组件,因为那样汽车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当然工程师也不能把车造的太小,因为“加长”才能迎合主流市场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些条条框框的制约下如何实现轻量化呢?我们需要从优化结构和轻量化材料两个方向入手解决。 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堆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程师可以通过模拟软件“轻松”获取这些数据,从而设计出最优化的结构。 通过优化结构来实现减重毕竟效果有限,因此工程师还绞尽脑汁去寻找更多新型材料来帮助减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轻量化材料。从早期的木质结构,到后来出现的钢材,再到今天逐渐普及的复合材料等等,制造汽车的材料都在朝着更轻更坚固的方向发展。不过在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军事装备发展的贡献。 03 只为飞的更高更快 轻量化材料与军用飞机的不解之缘 与不计成本的军用飞机研发不同,汽车是一种盈利商品,因此不可能无限度的采用昂贵的材料打造。所以当一种合适的材料大规模量产之前,就需要军用技术来“试水”。与汽车的轻量化趋势一样,军用飞机对于整备质量也十分敏感。 在20世纪30年代,金属结构的军用飞机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而同时期的汽车还以木质结构为主。与木质结构相比,金属结构拥有更出色的刚性和加工性能,可以帮助飞机承受更大的压力。 20世纪50年代之后,军用飞机开始跨入超音速时代。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由于气动摩擦等原因会导致机体温度升高,传统钢材会因此产生强度降低和形变,因此钢材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时飞机性能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度更高且重量更轻的合金材料开始得到应用,例如合成金属以及复合材料等等。 随着合金材料和新工艺的成熟,汽车厂商也开始尝试原本仅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合金材质。例如铝合金就是一种成功引入民用汽车制造的新材料,“全铝车身”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开始被公众所熟知。 新材料和新工艺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彼此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改进。不可否认,包括铝合金在内的许多新型材料逐渐商用化,民用汽车在轻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当然,技术的进步肯定不会到此为止。 04 汽车材料的未来可能是“塑料” 与传统的钢材料相比,铝合金拥有更低的密度,因此重量较低。但是由于其强度相对较低,因此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钢材,其目前在量产车型上仅应用于结构部件,而主要受力的关键区域则依旧采用高强度钢材。此外,由于铝合金的成本很高,且加工难度较大,因此依旧不能成为汽车主流制造材料。 05 汽车材料的未来 很可能是“塑料” 无论是传统钢材还是合成金属,在军事和汽车领域都已经有了广泛应用。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些金属的重量依旧不够轻盈,并且制造成本也算不上低廉。从目前的技术方向看,非金属复合材料似乎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我们常见的塑料制品强度显然不适用于工业产品,而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种类实在太多,由于篇(zhi)幅(shi)有限,在此就不过多展开了。与合成金属一样,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助推剂”同样是军用飞机研发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非金属复合材料开始在军用飞机上大规模使用,并逐渐发展成熟。 我们比较熟悉的碳纤维也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其拥有质量轻、强度高并且耐高温等特点,因此拥有十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在许多赛车和高性能车上也能见到碳纤维的应用,不过由于现阶段碳纤维的造价比较高,并且塑性加工性能没有金属那么灵活,因此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 不过随着复合材料的研发,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大规模商业量产只是时间问题。在2018年3月举办的复合材料行业专业展览会上,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创新成果。相信有一天,当非金属复合材料在各方面性能达到或超越传统金属材料时,我们的汽车产品会真的变成一款不折不扣的“塑料”制品。 全文总结各种公开数据显示,非金属复合材料在整车制造领域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反之传统钢材的利用正在逐渐减少。此外,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安置沉重的电池组也需要车体结构本身拥有更好的轻量化性能。因此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我相信汽车轻量化的道路会越走越远,并催生出更多质量轻盈、低成本且高强度的新型材料。 |
天已入冬,寒意逼人。然而,在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详情
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单智伟教授团队携手...详情
12月3日,镁合金材料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家工作站在遵义...详情
本周镁市回顾2024.12.2-12.6日十二月第一周,国内镁锭市场行情呈...详情
请发表评论